最近热度最高的新片,对不起我来晚了

它无疑是最近最受关注的新片。

霸占 豆瓣口碑榜前三,热度高居不下。

华裔女导演,华裔主演。

时隔十六年,再度惊艳影坛——

《校园情圣》

The half of it

本片的导演 伍思薇,对绝大多数的国内观众来说,都不会太熟悉。

相比之下,她在好莱坞更有影响力。

16年前,她自编自导的电影长片《面子》,在影坛占据了一席之地。

影片 聚焦了一个美国华裔家庭中的伦理困境。

一边是48岁的母亲怀孕,一边是女儿的同性取向。

为了面子,双方的心结难以打开, 代际矛盾碰撞冲突。

当时,《面子》被称为「女版《喜宴》」。

导演伍思薇甚至被认为有望成为「李安接班人」。

作为华语圈少数公开出柜的女性导演,她对LGBT群体的刻画有着一种极为细腻的真实感。

不是通过强烈的戏剧性凸显,而是克制地平铺在生活细节之中。

此次时隔长达16年的新作《真心半解》也是同样。

里面也再次涉及了同性爱情元素。

有观众如此描述影片的感觉:

「像是夏天傍晚穿过香樟树的暖风。」

两个字,舒服。

故事简单来说,是一段多重关系的三角恋。

女主阿莉出生于中国,幼时便随父母到美国定居。

13岁时遭遇母亲去世,此后便和父亲相依为命。

她的性格也和父亲一样稳重、寡言。

父亲的扮演者邹兆龙,当年的武打巨星,如今饰演其温柔的父亲来,也毫无违和感;

母亲尽管只以照片形式一闪而过。

但还是能清晰辨认出,正是16年前在《面子》里合作过的陈冲。

而 饰演女主的利娅·刘易斯,则是一位出生在上海的孤儿。

后来被一对美国夫妇领养长大。

她所饰演的 阿莉,性格内向,略显自卑。

但因善于读书且文笔一流,长期承包了同学们的论文作品,以赚点小钱,贴补家用。

某天的上学路上,直男憨憨 保罗拦住了她。

请求她帮忙代写一封追求女神爱斯特的情书。

原本想拒绝的阿莉,为了能缴上家里已经欠了三个月的电费,勉强答应了下来。

信中,她引用了电影 《柏林苍穹下》的一句台词:

「我渴望爱意激起我心底的涟漪,那会让我意乱情迷,良久体验不到快乐,渴望被爱,渴望去爱。」

没想到,女神爱斯特 不仅回了信,还直接指出了「抄袭」出处。

这也激起了阿莉的斗志。

往来的信件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。

阿莉虽然没有恋爱的实战经验,但她懂得如何正确撩拨一颗文艺女青年的心。

引发好奇,投其所好。

以近乎较量的方式,让对方感觉到你与她在同一条水平线上。

能够有共同话题,互相理解和交流。

爱斯特虽然看上去是个「花瓶」。

乖巧听话,跟学校里最有名的「万人迷男孩」谈恋爱。

但实际上,这里面有很多来自家庭方面的无奈因素。

真实的她,热爱读书、欣赏艺术,只是平时为了合群,而不得不藏起真实的自己。

在那一封封奇怪的情书里面,她找到了情绪出口。

这般「情书枪手」的故事,其实并不新鲜。

最经典的古早版本,便是《大鼻子情圣》。

男主角因为对自己外貌的自卑而不敢对心上人表达爱意,只好以帮另一位追求者代写情书,来默默传递。

这个故事原型曾被无数次改编, 但大多没有脱离两男一女的框架。

被追求的「心上人」在知晓真相后,往往都是选择更心意相通的「大鼻子情圣」;

夹在中间的「帅气男配」则沦为扁平的功能性角色。

而《真心半解》最大胆的一笔,就是将「大鼻子情圣」改为女性。

整个三角关系的复杂程度便立马翻倍。

「帅气男配」憨憨保罗,最初爱上的是女神爱斯特。

但在与阿莉的长期相处中,被她的善良和真诚所打动,一回头才发现,自己真正所爱的是陪在身边的那一个。

但「情圣」阿莉打从一开始爱的就是爱斯特。

她偷偷关注她时候的暧昧眼神;

正面相撞,被对方叫出名字时又惊喜又紧张的模样。

呼之欲出的心动根本藏不住。

这也是为什么她一开始会拒绝帮憨憨保罗写情书。

她说信是最私密的东西。

她怕的是,会不小心暴露出自己的真情。

影片中非常有意思的一幕,是 阿莉与爱斯特的隔空涂鸦互动。

这一行为来自于她们共同认知的绘画理念——

「大胆的一笔」

一旦画好一副画后,再添一笔上去,要么是更优秀,要么是对整幅画的彻底摧毁。

所以这样的一笔,需要很大勇气。

也只有两个灵魂相近的人,才能互相启发对方画出最大胆的一笔。

共同绘出一幅彼此欣赏的完整画作。

影片后半段, 在教堂里,当「无脑万人迷」强迫爱斯特接受婚约时,阿莉终于袒露了心声:

「爱不是恒久忍耐,不是恩慈和谦卑,爱混乱又复杂。」

「爱是用于靠近,然后失败,不断尝试」

「爱是甘愿毁掉自己的好画,只求换得拥有伟大作品的机会」

这「异教徒」的行为,无疑是阿莉生命里大胆的那一笔。

而得知真相的爱斯特, 先给了保罗一巴掌,又大胆撕毁了不靠谱男友的婚约,以示对长期隐忍伪装的反抗。

这是被激发出的,独属于爱斯特的一笔。

两人互相成全。

但却并没有明确的接受或拒绝。

如阿莉的独白所言:

「这并不是一个得偿所愿的爱情故事。」

也许表面上,这像是个「他爱她爱她」的狗血故事。

但对于情感的描摹,影片很克制温柔。

这里所涉及的友情、爱情,模棱两可的情,都是极其纯粹的。

电影开头就引用了《会饮篇》中柏拉图 对灵魂伴侣的阐释:

「曾经,人类有四只手、四条腿、一个头、两张脸。

当时人很快乐,很圆满,以至于诸神害怕人类过于美满而不需再敬拜神。

于是将人一分为二,让分裂的我们再在世上痛苦地游荡,永生渴望我们另一半的灵魂。」

在柏拉图纯粹的「爱」里,是不分性别的。

男人和女人,男人和男人,女人和女人,都可以成为彼此最契合的另一半。

也因此,在很多酷儿电影中,都会引用到他的这番话。

《摇滚芭比》

而《真心半解》的三角关系其实也是对这段话的展现。

「爱就是渴望并追求自己的圆满。」

除此之外,片中还多次提到法国哲学家萨特和他的戏剧《禁闭》。

并引出「他人即地狱」这一观点。

它原本讲述的,是 三个鬼魂在地狱中互相攻击与折磨,最后关系扭曲,从而彼此发生误解和伤害,造成巨大困扰、不得安宁的局面。

当然,片中 三人的关系,如若因互相误解,必定走向崩裂。

但好在阿莉、保罗与爱斯特包容又理解了彼此。

阿莉去外地上大学,离开之前,勇敢地用一吻了却心意。

留下一句「几年后见」。

她们彼此都没有准备好,但未来的一切谁又说得清呢?

阿莉曾嘲笑演过电影里追着火车跑男主角,「谁能跑得过火车,老套,白痴」。

保罗说,可女主角看起来很难过。

阿莉继续嘲,「那她也是白痴」。

但在阿莉走的那天,保罗还是跟着火车跑了。

而阿莉,却 也像那个女主角,流起了眼泪。

一边流泪一边还是骂。

不知道到底在说谁更傻。

关于爱情,伍导这样说:

爱是努力去寻找另一半灵魂伴侣,变的完整,爱是不断试错,勇敢靠近。

对爱的渴望与自我的表达,是成长过程中最无法言说的部分。

重要的不是谁与谁在一起。

而是在对爱的探索中,认识自己,了解自己。

愿我们都能够在不被定义的爱里,追寻真正的永恒。

转自:独立鱼电影

标签: none

评论已关闭